文章来源:麦青Mandy专栏(id:mqzwp2015)作者:麦青Mandy院长

原文链接:关于本质、阈值、与底层逻辑


这个世界,也许是分为三层。一层是基础层,二层是掌控层,三层是自由层。


每个人可能都身处其中,只是不自知。也正因为不知,所以我们大多数人、大多数时间,可能都是模模糊糊的过日子、含含糊糊的想事情、混混沌沌的吐纳情绪。


不是所有人都能到第三层。然而,所有到第三层的,都必然做出凤凰涅槃的跨越,才能从一层到二层,最终窥见三层。


而这个凤凰涅槃的跨越,离不开严苛的思维修炼,以及红尘中打滚的实践检验。一轮一轮的跨越、一轮一轮的迭代,才能最终窥见别样风景。


有几个原则。很重要。


01


底层逻辑原则


底层逻辑(世间万物规则)是需要非常强大的洞悉力,才能了解其中一二。


认知要非常非常sharp,非常本质,要对抗非常多的人性弱点与不理性,才能窥见本质。


只有越了解本质,才能有所为有所不为,才能Hold住不断外延的【阈值】(详细见第二点原则)。


在这个大原则下,还有3个小原则:


(1)本质因果


很多人是不思考因果关系的,连相关性都不一定考虑,只有情绪,只看当下,甚至只看过往,所以浑浑噩噩、糊里糊涂、随波逐流。


少数人可能掌握了某一种因果关系,而且非常极致,靠着对这一种因果关系的极致理解,获得外在的巨大成功,掌控了自己的天地(当然也反过来被自己的天地所掌控)。


更少数的人,往往掌握了更多更深刻的因果关系,并且在诸多的因果关系当中,主动选择了某一种因果关系,又主动舍弃了其他,相对自由(当然自由也有弊端),人无完人,事有利弊——只是多了个选择权。


(2)优先顺序


你说,人脑本来就是乱的,逻辑本来就是稀缺的,思考因果逻辑都已经要耗费洪荒之力了,何况还要排列优先次序?


但悲催的事情在于,一个人如果不知道优先次序,大概率2个结果:要么乱七八糟的死、要么乱七八糟的熬。


所以再难,也要排列优先次序。有所为、有所不为。


(3)底线界值


世间万物是有其规则,而规则都是有底线的、也有界值。


如果已经洞悉底线和界值的存在,就要做好“坚守”与“明确”。


如果已经知道了,还在不断突破底线,只有两个原因——要么,骨子里压根不是这个底线,还会更低。要么,有更大的因果逻辑(利益)驱动。


02


阈值原则


在了解底层逻辑的基础上,要非常清晰自己与别人的【阈值】。


每个人都有不同的阈值,不是所有人都能不断外延突破阈值——这是因为人性的弱点。


要了解阈值,必须要先了解底层逻辑(这是本质),也要做好沟通(这虽不是本质,但是非常重要的技巧)。好的沟通,虽然不能convince别人,也能confuse别人——所以我才说,沟通不是本质逻辑,只是缓和问题的技巧而已。


假如足够清晰每个人的阈值,就要做到有所为。有所不为。


轻易不要试探一个人的阈值边界。因为高手之间的试探是互相切磋,不断互相拓宽阈值,高手们也乐见其得。然而,大多数普通人都是经不起试探的。


轻易不要让阈值水平差距太大的人共存,因为大概率会短板效应,所有人都被阈值最低的人带走带偏。一朵云碰一朵云,才能生出一片天;但一粒沙碰一朵云,压根不是一个世界。


轻易不要因为短期利益Compromise底层逻辑与阈值原则,凑合凑合。


毕竟,所有凑合的捷径,都是未来绕不过去的代价。


03


与智者同行


与智者同行,才有机会跨越层级,不是外在的层级,而是认知与机缘的层级。


智者无需废话,深谙底层逻辑,不需要技巧,只需要本质。


智者的阈值更高,高手之间,不需要浪费时间关注不重要的琐事或者情绪。


然而如何找到智者?就需要基于第1个原则,用好第2个原则。


智者之间互相吸引,往往是因为底层逻辑相通,都看透了,所以容易相投。


智者之间互相成就,又往往是因为知道彼此的阈值,相处舒适而自由。


智者都是向下兼容的,因为懂得,所以慈悲。


然而智者是非常少数的存在,一两个人的相遇,都要耗费洪荒之力。所以,且行且珍惜。


04


时间尺度


时间是一把尺子,丈量的是认知的阈值。


时间更是一个三体维度,增加了洞悉底层逻辑的难度。


很多事情,拉长时间一看,就会发现,当下的很多思考是多余的、是廉价的、甚至是危险的。然而难就难在,人是非理性的,很少拉长时间来看。


想要针对某一个时间点做出理性的决策,就要逼迫自己想的更长远,更宽泛,更要考虑更多、更远、时间维度上的因果逻辑。


最后,要注意,原则虽然重要,但原则的落地很难,因为人脑本质上就是不理性的,每一层的众生都是如此,都脱离不了人的动物性本质,区别仅在于,不同层次的人,有不同的反应时间和空间——层次越高,越有机会以时间换空间,或者以空间换时间。


以上,纯粹个人感悟复盘而已。祝老友新年快乐,平安健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