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章来源:拾胖不昧 (id:gh_6604688d2518)作者:胖娃同学
原文链接:简单理解—“效果广告”
前效果广告时代
20世纪被视为广告业的黄金时代,那时候“做广告”的最高层次操作叫做“做品牌”。
从麦迪逊大街的Julian Koenig们,到华语广告界朱家鼎们;再到本土的陈少团们。
黄金时代里,“做品牌”的广告名人堂里还有不少顶礼膜拜的名字。
在广告人们喝着香槟和品牌主谈笑风生的时候,一群互联网人开始抢他们的饭碗。
20世纪末,伴随互联网发展,“效果广告”的概念逐渐兴起。
在”效果广告“世界里和传统”做品牌“的打法已经完全不同。
效果广告--广告业的灰犀牛
在线上环境里,广告位售卖的方式不再是按版面以及按投放时长结算。
广告会按CPM(千次展现)或CPC(点击量)等方式来接结算。而相应的工具也让线上广告结算方式更加灵活、结算颗粒度更细。
这群互联网人还在甲方爸爸面前写出了一条的黄金公式。
这个连小学生也能轻松理解的公式,让甲方爸爸们虎躯一震:
原来“用多少广告费去买流量,就可以估算出有多少销量。”
后面的故事大家也都熟悉了:效果广告的份额越来越大,市场越来越火热。
效果广告的含义被误读
如今到了2020年,当下从业者们一谈到“广告”必谈到“效果”。
相信很多广告公司的小伙伴会被问到这样的问题:“我这有100万预算,一波投放,你可以保证卖出500万吗?”。
大哥,您这是投广告吗?这怕不是在“洗钱”吧?效果就是ROI?
很多人要说,效果广告不就是ROI(投入产出比)吗?ROI不就是投几块钱广告费出几块钱销量吗?
问题来了,可以用“看ROI的广告“这句话概括效果广告吗?
ROI本质是财务指标,那为什么用ROI来概括效果广告不贴切?
在百度关键字、淘宝直通车、抖音信息流,这些当下主流的“效果广告”广告诞生之前。
电视广告,报纸杂志广告都可以看所谓“ROI”的。
通过一次Campaign(广告战役)之后通过销量和利润率的变化,都可以推导出广告的ROI。
真正的难度是ROI的算法问题,ROI结算的周期到底多久,又分别结算到哪些具体的广告位上?
ROI的计算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,没有百试百灵的范式。
况且,甲方也从来不会有动机把一次Campaign的ROI告诉乙方,因为这样等于把广告的定价权拱手交给乙方。
所以ROI并不是一个伴随“效果广告”诞生的新概念。
仅用“看ROI的广告”去概括“效果广告”是不合适的。
如何正确理解效果广告?
广告业的新名词总是层出不穷,如果人云亦云就会容易跑偏。要搞清楚“效果广告”概念到底是啥,需要追根溯源。
当下中文语境里的”效果广告“在英文语境中对应词组是direct response。
字面意思“direct response”就是“即时反馈”,这是一个先于互联网广告业就已经存在的概念。
原本“direct response”本意是指邮购广告。据说最早采取这种方法做生意的人是本杰明·富兰克林
(效果广告祖师爷)
当一波邮购广告投递出去之后被消费者看到,商家直接可以通过回信的消费者数量作为判断广告效果的依据。
当下的媒介环境虽然换成了互联网,但和邮购的逻辑是一致的。
比如在淘宝搜索“大王纸尿裤”,淘宝就会向你展示对应的广告。
面对屏幕里的广告,你只有两个选择:点击 或者 不点击。
而你不论是选择“点击”或者“不点击”,这两种行为都会被记录下来被视为消费者对广告的反馈。
更高的点击率,即意味着看到对广告的消费者可能对广告的兴趣度越高。
所以点击率(CTR)是效果广告里最重要的考评指标之一。
综上,如果按“即时反馈”的原意去理解“效果广告”,在中文语境里更清晰一些。
为啥效果广告和品牌广告创意不一样?
对于普通人,品牌广告确实是更熟悉的广告创意类型。
相对效果广告,受众在看到品牌广告之后认知和行为上的变化是很难被即时追踪的。
比如你电视上碰巧的TVC,路边一闪而过的海报。
(典型的品牌广告)
你可以在各种电视,户外展架,杂志版面上看到它们。
通常品牌广告会具备某种“调性”,一种只属于特定广告或者品牌的独特的东西。
其实这个“调性”是品牌广告创意的一个显著特征。
品牌广告最终的目的是让消费者在脑子构建“品牌识别”(brand recognition)。
比如当你看到上面NIKE户外广告,会立刻激发你很多关于运动的个人记忆。
而当你再次有运动的想法的时候,容易下意识的想起NIKE。
品牌广告用创意就是用巧思,消费者的心里留下一个品牌的独特印象。
让用户在选购产品时,下意识偏爱广告中见过的品牌。
而常见的效果广告,往往是在百度或者淘宝看到的,比如:
(典型的效果广告)
相比拿不到消费者“即时反馈”的户外广告,而这则淘宝的效果广告则用大大的“5折”去吸引消费者点击。
在一条典型的效果广告里核心信息、和最显著的信息往往是:价格,折扣,活动补贴,赠品等等。
效果广告的创意,用最容易理解的方式告诉消费者:“亲,你占了个大便宜,赶快点吧!”
所以效果广告的表达都比较简单粗暴,相比品牌广告少了点供人玩味的巧思。
为啥效果广告的创意,难有B格?
古典时代的广告大师(如尼尔·法兰奇),通常会向消费者展现生活的美好,或者开个优雅的玩笑等等。
(芝华士威士忌)
(文案:如果你还没认出这瓶酒,那你不够拥有它)
但为什么“效果广告”会长成这个样子?或者说开不起“精致的玩笑”了呢?
我认为问题的根源在,这类“效果广告”的获取流量的模式上。
(拼多多APP的效果广告)
接下来的部分,涉及一些线上媒介的技术问题。
为让更多小伙伴理解,我勉力用最直白的语言表达一下。
对于“钻展,信息流”这类的主流的效果广告,会采用程序化实时竞价的方式来进行售卖。
在实时竞价模式中,效果广告们会参与程序化的竞价排名,最后广告是否展示,在什么位置展示是竞价结果。
好比一个消费者进到便利店买东西,他看到一个货架上里不同品牌商品的位置,由各品牌商实时竞价结果组成。
这种展现排名的基本原则如下:
实际在电商的广告平台中,常会用“质量分”的概念代替“历史点击率”。
各家广告平台的“质量分”如何组成不太一样,但总体上“点击率”是影响“质量分”较大的因素。
按展现排名的原则,如果点击率相对竞品较高,就能获得较高展现排名,获得展现机会。
反过来,如果点击率相对竞品较底,获得展现机会也相对较少。
出价高,历史销量好的商品广告,往往就能获得非常好的位置,更容易被消费者注意到。
因此在这样的流量竞买环境中,让“信息流,直通车”这类竞价广告,所有的创意方向都会为提高点击率这件事服务。
高点击率意味更好的广告位,更高的质量分,用更低的出价获得流量。
如果点击率不如竞争对手,那就没什么机会展现,预算都花不出去,更别谈其他了。
是流量竞买的模式,塑造了“效果广告”的创意方向一切为点击率服务的特征。
广告都有效果,只投效果广告可能走不长
随着广告监控系统的发展,所有的线上广告几乎都可以监测“展现量”,“点击量”,“跳转率”等即时性指标。
甚至传统线下媒体(比如电梯视频)也可以通过技术获得广告受众的身份信息,回到线上环境中监测消费者后续行为数据。
广告投什么媒体渠道,已经不能直接作为分辨“品牌广告”和“效果广告”的标准。
如果我们要分开定义“效果广告”和“品牌广告”,还得从广告的目的出发。
有一个简单标准供大家参考:
借用上面便利店的例子,持续投放“效果广告”意味着品牌一直在烧钱抢占货架。
这种方法,类似于把更多毛利留给分销门店,以换取更好展示位置的策略;依靠变现门店流量获得销售额。
但是持续的“效果广告”投资,是很难培养出“品牌资产”。
不然为啥沃尔玛,711,屈臣氏这些大的渠道商都会主推自己的贴牌产品,同时很少有消费品可以依靠某一个渠道商做大做强。
通常“效果广告”更容易在游戏,APP、教育这些行业。
这些行业直接通过点击获得用户或销售线索,而不需要用户再次跳转成交环境。
对于消费品领域的品牌来说,“效果广告”是维护大销售渠道销量份额不可缺少弹药。
更是进一步做好“品牌广告”的基础。
借助“效果广告”里的点击率,转化率、兴趣TGI等等数据。
可以进一步挖掘新的消费者洞察,消费场景,获得更能直接落地的营销线索。
(来源:阿里妈妈)
对于“效果广告”的正确理解
让我们更明白“品牌广告”独特价值
您认同吗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