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章来源:古里奥(id:coolioyang)作者:古里奥

原文链接:低价,不是品牌战略


2011年,美国零售巨头J.C. Penney


迎来了一位明星CEO — Ron Johnson。这位曾成功打造苹果零售店的高管试图对公司进行彻底改革,其中最关键的一项举措是取消长期以来的折扣模式,直接提供“日常低价”。


他的逻辑很简单:与其让消费者等待促销,不如直接给出一个透明、合理的价格。但事实证明,这一策略彻底失败。


消费者已经习惯了“折扣”带来的满足感,他们不再觉得自己占到了便宜,导致客流量大幅下滑,仅一年时间,公司损失近50亿美元,股价暴跌。


J.C. Penney的案例揭示了一个重要事实 — 单纯的低价无法成为品牌的长期竞争力,反而可能让品牌陷入困境。


1. 廉价策略的三大隐患


品牌价值受损:消费者对低价品牌忠诚度低


麦肯锡的一项研究表明,超过70%的消费者在选择低价品牌时,一旦出现更便宜的替代品,就会毫不犹豫地更换品牌。这意味着,如果你的核心竞争力只是“更便宜”,你的客户随时可能流失。


利润空间压缩,削弱品牌竞争力


根据波士顿咨询公司(BCG)的研究,在低毛利市场中,企业的盈利能力极度依赖于规模效应。一旦市场进入价格战,利润空间缩小,企业无法投入研发、品牌营销和供应链优化,最终陷入恶性循环。例如,ofo(小黄车)就是典型案例,依靠烧钱补贴抢占市场,最终资金链断裂,导致企业倒闭。


难以建立可持续的市场定位


品牌一旦被市场认定为“廉价品牌”,就难以向上升级。例如,快时尚品牌Forever 21曾凭借低价席卷全球,但由于对价格过度敏感,供应链管理失控,最终在面对Zara和优衣库等更具性价比的竞争者时无力回天,宣布破产。


2. 取代廉价策略:打造真正的“性价比”品牌


如果你的品牌曾经依靠低价取得了一定的市场份额,那么接下来一定会面临一个问题:如何在不丧失已有市场的情况下,实现品牌的升级?


许多品牌在这个阶段会尝试不同的路径:


直接涨价,进入更高端市场,但风险在于原有消费者可能不买账。


彻底转型,改变商业模式,这往往需要大量资金和时间,且成功率不高。


比较自然、容易执行的选择,是转向“性价比”战略。


性价比≠低价,而是确保“价格对得起质量”,让消费者觉得“自己买到了实惠”。这种策略不仅适用于中低端市场,也适用于高端品牌。例如,特斯拉的定价并不便宜,但消费者仍然认为它是性价比之选,因为它提供了高性能和先进技术,远超同价位传统燃油车。


为什么性价比战略更适合品牌升级?


保持原有消费者的认可:你的顾客已经熟悉你的产品,而性价比的提升不会让他们感觉被“抛弃”,反而会增强他们的信任。


增强品牌护城河:相比单纯低价,性价比战略能让品牌建立长期竞争力,不容易被更便宜的替代品挤出市场。


为未来扩展高端市场铺路:一旦消费者认同你的品牌有“物有所值”的特点,当你推出更高端的产品时,他们更容易接受。


所以,如果你的品牌目前还依赖价格优势生存,真正的破局点不是继续降低价格,而是让你的价格和价值匹配,让消费者愿意为真正值得的产品买单。


强调品质,而不是价格


消费者愿意为品质买单,而不仅仅是便宜。例如,Costco的商品并不是市场上最便宜的,但凭借高质量和低毛利率策略,让消费者觉得“这个价格值得”。


建立清晰的价值感知


品牌需要通过产品成分、工艺、耐用度等维度,传递真实的价值,而不是单纯强调“市场最低价”。例如,苹果产品售价较高,但用户愿意为其生态系统、产品体验和品牌溢价买单。


讲述品牌故事,提升品牌认同


消费者愿意为有故事、有情感联结的品牌买单。例如,优衣库强调“LifeWear”概念,不是追求最低价格,而是以功能性和耐用度赢得市场。


通过供应链优化提升效率,而不是削减质量


Zara通过控制全产业链,在保持较高品质的情况下,实现合理的价格优势。而过度压缩成本的品牌,Forever 21则因产品质量下降导致品牌衰退。


维护长期客户关系,建立品牌忠诚度


真正的性价比品牌关注的是长期用户,而不是一次性交易。例如,星巴克的咖啡并不便宜,但消费者愿意为其品牌体验、社交属性和会员体系买单。


3. 企业如何准备,才能成功实施性价比战略


如果你的品牌希望长远发展,就不能走廉价路线,然而,转向性价比战略并不是简单的换个口号,而是一场全面的升级。企业需要做好充足的准备,确保在心理、战略、资源、人才和能力等多方面具备支撑这一策略的基础。


1. 心理和思想准备: 领导层要意识到,性价比战略的实施并不意味着一夜之间就能看到回报。它要求品牌持续投入,构建更深层次的竞争壁垒。企业需要有耐心,愿意投入时间和资源去优化供应链、改进产品质量,并长期塑造品牌形象。


2. 资源和能力建设: 性价比策略依赖于高效的供应链管理、成本控制、研发投入和品牌营销,这些都需要企业有足够的资源和运营能力。企业需要评估自身是否具备这样的供应链整合能力,并在必要时调整运营模式。


3. 人才的储备与培养: 打造性价比品牌的核心,不只是产品质量,还有品牌塑造和用户沟通。这需要企业拥有更专业的市场营销团队,能够清晰地传达品牌价值,而不是单纯地打价格战。此外,数据分析、供应链管理、产品研发等方面的人才储备同样至关重要。


4. 市场教育与品牌认知: 消费者已经习惯了用价格来判断产品的优劣,因此品牌需要投入精力去引导他们认知真正的“性价比”是什么。企业需要不断通过市场教育、用户体验、口碑传播等方式,建立“物有所值”的品牌印象。


5. 艰苦的准备,而非轻松过渡: 虽然性价比战略是从低价升级的自然路径,但它绝不是最容易的路径。许多企业会在转型过程中遇到消费者的疑虑、供应链成本的压力、市场认知的挑战等一系列难题。因此,企业需要有足够的应对策略,并且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。


J.C. Penney的失败、ofo的崩溃、Forever 21的没落,都说明了廉价不能成为品牌的护城河。真正的性价比策略,是让消费者认为你的产品“值这个价”,而不是“比别人便宜”。


毕竟,低价永远可以被取代,而“物有所值”才能让品牌拥有长期的生命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