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章来源:Morketing(id:Morketing)作者:Morketing
原文链接:当个人,再当广告人;做好广告人,再做广告 | We Are Social
文 | Travis Wu
Travis Wu在不久前加入We Are Social担任ECD一职,以下是他浪迹江湖多年的观察与体悟。
01
是「经过」,还是「经历」?
近几年面试过很多人,我通常用5年为界线。5年以上和以下,聊的方向、内容,问的问题都不一样。很多时候,尤其近两年,面完资历5年以下的小伙伴,我常会觉得纳闷,心想:「为什么他们什么都行、什么都知道;直到现在,我还常觉得自己什么都不知道」。
曾经和人聊天的时候,听对方说「我会游泳,但不会换气」。啧,你那只是会「玩水」呀,朋友。
当我面试到那些「了然一切于心」的应试者,一方面觉得「也许后生真的可畏!?」;另一方面替他们觉得可惜,被这环境毒害了,却不自知。
「现在这环境有毒」,我对每一位应试者都这么说;也对组员说,在我第一天上班的时候就说。
这个时代,一切都快,所有人被赶着、被逼着跑。竞争赶着平台跑,平台赶着甲方跑,甲方赶着乙方,业务赶着创意,资深创意被迫超速产出。一次再一次,一轮再一轮。这追赶跑跳碰的扭曲结构里,是不是少了些什么?是的,资浅创意。
因为赶,上头的没空多想,拍脑袋,有啥做啥。运气好、经验足的,也能拍出案例,那是真本事,很让人佩服;其他人,期限内能想到、做完上线的,就是「good idea」。
“Respect the deadline”在这时代不仅是基本职业守则,更是要真真正正敬畏的一条生死线。
在这种「命悬一线」时刻,资浅创意们通常只被交待做事,没时间也没经验、没根据思考前因后果。为什么要这么做?有没有更好的可能性?甚至连BRIEF都不会看、没看懂。而上头的人趁手下赶东西的短短空档中,他们倒是有空了,终于可以在稍稍放松的状态下,想出了「可能更好」的解决方案。于是,本来就不明就里、埋头苦干的资浅人员们,被迫改!从一个懵改成另一个懵。
一回两回三回下来,下头的心生埋怨,「可不可以想清楚再叫我做」;上头的也渐有不满,「为什么老是我在想,你们到底在干嘛」。四回五回六回过去,资浅人员们开始厌了、倦了这种被使唤的日子,觉得既然已经「经历」了这么多,我「应该学会游泳了」。是时候挑个更大的池子,或者江,或者湖,或者海,「大展身手」去了。
以前,时间慢,有机会训练手、锻练脑,老老少少一起磨作品。到「知道自己知道」的阶段,差不多5年;现在,甚至有人做到第8年,还只在「知道自己不知道」阶段原地踏步。
他们这才发觉。啊,原来我从没有拥有过「经历」,有的是「经过」;原来,我还只会「玩水」。
02
总要有人动手打磨,原石才会变钻石
前阵子看到一位资深前辈在朋友圈怒发了两句话,「不想被看成是草莓族,就想想怎么把自己变成一颗芭乐!!!」三个惊叹号,她真的很生气。但从生物学角度来看,一颗草莓再怎么努力,顶多就是长成一颗大草莓。我想前辈您恐怕要失望了。
我真心觉得,很多人都忘了自己也曾经是一颗别人眼中的草莓,或者好一点,一颗奇异果,抗压性稍稍强一些。
抗压性的来源有两个,一个是纯粹的心理素质,另一个是对事情、状况的了解和准备程度,两者共存且互有影响。NBA里有些球员总能在关键时刻,甚至只在关键时刻,一球定江山。比如公牛王朝的John Paxson、Steve Kerr,还有在多支球队干过同样事情的“Big Shot Bob” Robert Horry。他们能名留青史,不单纯因为心脏特别大颗,才能在关键时刻不手软。更多的是,他们「准备好了」。
排除某部分IQ、EQ特别低下的,多数人可以在学习中成长。现在的实际状况是,中层领导、公司高层叉着手,「等着」所有人成长。我说,让人「学习」是你们该出手用力的事啊,大佬,们。
肯定有人对我的看法不感冒,「节奏这么快,谁等你学?公司付钱不是让你来学的。要学,从做中学啊!」我想请这类人回想一下。也许你曾经被手把手带过,也许你狗血淋头苦不堪言。不管哪种风格,都是「教」,你也就「学」了,然后「成长」。但该你对人春风化雨的时候,你就忘了那段过去,突然重新定义从前的自己,觉得自己是个骨骼清奇的天才,呱呱坠地立马10秒跑百米。
「做」中「学」,和「学」中「做」,不是一回事。
每个人都在为下一份工作做准备,每家公司也都在为其他公司培养人才。当所有人都只等着收成,不重视人才养成。然后,所有人就会问同一个问题-「人才都到哪里去了?」
这是集体短视的恶果。
「你打算什么时候离职?」、「下一份工作最想去哪里?」。这是面对初次见面的组员,我的开场白。接着,我说「你想要去的地方,可能需要ooxx(条件/经验),我希望在你动念离开的时候,已经帮你做好准备。」他们基本是不相信的,「竟然有人在为我的未来做打算!?我都没在打算了!」
你信不信,我不在乎,我就是这么想,也这么做。
社交媒体兴盛,广告业成了内容生产流水线,创意成了工人。谁该在乎那些只有「经过」,只会「玩水」的资浅创意?谁该担心那些把观察当洞察、把slogan当策略的资浅创意?
我们都应该。
03
你现在的视野,不等于整个世界
善良是一种选择,是经过思考,有意识的选择。
成为「广告人」也是有意识的选择,你的选择。如果你资历尚浅,任务来了,尽力做功课、思考、发问、干活。过程中,被「有意识」的前辈引导,逼自己「有意识」地学习、犯错、成长,该加班加班、该熬夜熬夜。360行有36000种不得已,你可以选择去干点别的,没人压着你的头让你非干这行不可。
前述的「有意识」特别重要,如果你察觉头儿们不教,甚至可能不会教,那表示他可能「知道自己知道」,但不知道怎样让你知道。走吧!有点「经过」就走吧!算了,跟着这种头儿混下去,三年后你还是啥都不知道。
在广告行业里当个「人」,更该是每个当头儿的,必须做出的善良选择。
你以为来跟你一起干活的都傻子,全世界就你聪明?日久见人心啊,底下一双双眼睛瞧着盯着呢。有些公司好比社交广告圈里的富士康,流水线就靠比人家多两、三千块招募「人力」,资浅的来混混「经过」,脑子清醒了就走;资深的,闭眼咬牙带撇头,就当纯攒钱。这种地方会出来很多人,但出人才?呵呵。
这阵子陆续看到两份应征设计岗位的作品集(两位应试者皆5年以上经历),里头都把KV-“KEY VISUAL”写成“KEY VISION”。这不也正反映了他生涯中,所有带过他的领导们的「VISION」。呵呵呵!
04
事圆,要缘
我认为生命中有三件事,几乎全靠缘份:租到一间合意的房、遇到一个合适的对象和找到一个符合当下人生状态的工作。加入We Are Social就是个强求不来、巧得不能再巧的缘分。和Pete Lin (北亚区负责人)见面之后聊了很久,作品集基本没咋看,倒是谈了很多关于行业的观点、对人才培养的想法。因为对于广告圈人才断层,这件看似远超出我能力范围,或者更精准地说,根本论不到我来发言的事,我真的很担忧,也有很多想法。所以,我希望Pete能够完全同意我的观点和做法,一起创造一个良性循环的成长环境。
不然我也只是换条生产线,继续当工头。没意思。
生涯里遇过不少恶心的老板,他花钱请来的所有人都是工具,而且还是一次性的。升级保养啥的,不需要!忙坏了、累钝了、不好使了,丢!再招新的就好。Pete不但承诺给予百分之百的支持,还在组织上做了与过去6年截然不同的调整,就为了让创意们有更多学习、成长,甚至是试错的空间。于是不久之后,我加入了这个大家庭。
而早在我来之前,其实我就关注过一个案例,后来才知道是由We Are Social产出的。
05
当个人,再当广告人
做好广告人,再做好广告
常听行业里很多人「广告狗、广告狗」地自称,以生物学角度来看,把你带大的广告前辈估计也不是个人。也常看各公众号感叹「广告狂人」时代不再,广告人精神已死,或者嘲讽4A已死。但你应该也常听到,当大品牌要做品牌规划的时候,指名的还是那些被认为应该躺在棺材里的大4A。谁死了!?瞧不起4A,但谁的潜意识里用的不是那套广告101方法论?不用谁看轻谁,这行够小了,做梦的机会越来越少了,也越来越少人愿意一起来做梦了。该被看不起的是那些把人当狗对待的甲方,还有那些把人当狗养大的乙方。
如果,你是一颗想被用心、细心打磨的原石。
你好,我们是We Are Social,欢迎来聊聊。你不一定要来上班,但我会告诉你哪里不该去。
如果,你是位值得尊敬的甲方,总觉得过去和乙方隔着海隔着江,各自在水一方。
你好,我们是We Are Social,欢迎来聊聊,我们是值得信赖的伙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