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章来源:在公关(id:justPRit)作者:姚素馨
原文链接:公关眼中的有效传播
01
进行商业传播,而不追求效果,这是人品问题。
但,把具体数字看作“效果”的唯一判断标准,这是脑子问题。
02
有效果,不等于效果可以马上直接出现。
拿辅酶Q10治疗急性哮喘,结果挂了,还问怎么没有效果?我只能回答你:“吃错药了吧”。
03
根据传播目的,规划传播效果。
为了注册、带货,以短期转化为效果;
为了招人、拉投资,以中期反馈为效果;
为了树品牌、讲文化,以长期渲染为效果。
今天找几个锥子脸KOL说好好用,明天就来问这轮投放之后品牌价值提升多少请用百分比表示;反之,找行业号写深度分析,非要问人家能带来多少转化。说不清楚目的,但又什么效果都要的,只能怀疑是竞对派来捣乱的。
04
我不太理解“品效合一”的逻辑。
不同的2样东西,才需要“合”起来。认为“传播效果”里本来就没有“品牌塑造”这一条的人,才会说“合”起来。
你说巧不巧,公关传播的效果,大部分都与“品牌塑造”有关。
05
公关的“有效效果”,不太会那么直白地从“带货”出发,而是注重传播出去的东西,公众是否想听、要听、听得进去,听完是否能够建立、维持良好关系。
在中国,谁可以把新闻稿写得再不要脸也无所谓的往外发,大家心里清楚。反正,应该不是你家企业。
06
不从“带货”出发,不等于最终对卖货没有任何效果。
讲道理啊,如果公众对于一个品牌充满好感度,但是就不买货,你说这是什么原因,这是谁的问题?
07
进行一轮传播,明确一个目的,追求一个效果,成功率最高。这要那要既要又要也要还要……切克闹啊。
饭要一口一口吃。老是喜欢看着锅里的,往往是碗里都还没吃上的。
08
很好的同时覆盖多个目的的传播,不是没有。就像真正的爱情,也是存在的。但是,请摸着自己的良心,脑中浮现老板的面目,觉得你家凭什么能做到这种传播,哪里配吗?
09
大牌大厂,有能力有资源,也是“拼图式”传播。不同目的的传播累积之后,达成总体效果。
想开一点,活着,你得吃肉、菜、水果、主食,达成综合营养的均衡。跟菜说,哎,你蛋白质的KPI要完不成了哦。菜要但凡能动,立刻滋你一脸叶绿素。
10
传播对象越聚拢,越容易找到他们要听的话,传播也就比较容易产生直接效果。对大妈说“隔壁超市鸡蛋4块9”,对粉丝说“你家哥哥太帅”,效果都能直接拉满。
传播对象越复杂,越难找到合适的话说。公众,是最复杂的传播对象。
11
公关传播的对象是所有公众。
企业可以选择要不要设立公关部,要不要进行公众沟通。
公关没有选择。不向公众传播的公关,不叫公关。作为公共关系的缩写,公关的“公”就是代表公众。
12
范围和程度,永远是成反比的。
公众里面,会读深度文章的比例很小。想要提升公关传播的有效性,必须降低理解难度。
大部分企业的公关传播内容,实在太难,所以在公众层面没有传播效果。我们不会觉得自己没看懂的东西牛逼,我们只会立刻关掉。
13
包括公关部在内的每个部门,都只能解决局部问题。
提升产品防水性,把食堂饭做得好吃点,是局部问题。
让公众都觉得这是一家好公司,出事了也能克制自己,不跟着骂两句,并不是局部问题。
企业传播是全员参与的。
14
真正意义上的公关传播,在很多企业整体传播中的比重并不大,不管是预算比重,还是人员配置比重,还是重视度比重,还是话语权比重。
平时比重很低,关键时刻要靠公关传播逆袭……按照概率学,应该是很容易扑街的吧。
15
为了达成有效传播,目的、形式、内容、渠道,一定要做匹配。
说个常见反面例子:把官微内容直接扒下来当作新闻稿发。人称、措辞、语境、程度,完全都是不同的,怎么可能就那么扔出去用?
我也不懂“一键转发”是要干嘛。不管是否适合,发到800个地方去就会产生公关传播价值?建立在因为没人关注所以连个嘲笑的人都没有基础上的“全平台同步”会让人快乐?
16
“没用”已经是无效传播的最好结果。公关已经要喊三声“阿弥陀佛”。
无人关注,没人在意,还算好的,更怕的是,产生负面作用,而且还不知道这个负面会在什么时候炸开。
17
所有传播,不止需要看到直接效果,也要评估连带损失,免得伤及无辜。
不伤及无辜的意思是,不牺牲品牌调性,不偏离传播核心,不造成风险隐患。
这类例子太多:营销完成出货,但是太LOW,降低品牌调性,已被截图,不知道哪天谁就发出来引起一轮舆情。卖回来的钱,还不够后面擦屁股的。
18
这个时代的有效传播,决定性因素其实不是写作能力,而是对于公众情绪的理解和舆情规律的把握。
19
同时,这个世界越来越喜欢即刻满足。
对于花很长时间去做一件效果不一定明确的事情,也没有耐心,也没有能力。
20
可是,奥斯卡的最高奖项,不是某一年的最佳影片、导演、男女主,而是任何一年的“终生成就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