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章来源:策略人藏锋(id:clrcf2020)作者:藏锋
原文链接:大可不必用品牌解释一切!
当我们强行用某个单一因素去分析复杂问题时,往往还原不了事物的真相。
比如很多品牌营销人常用“纯品牌”的逻辑,去解释企业经营的成败,这样做多少会有失偏颇。
最近,一些定位派的拥趸开始从大品类的格力派,倒向多品类的美的派。
主要原因是:从销售的维度,2021年在空调业务上,美的超出格力100亿。在整体营收上美的突破3000亿大关,做到了3412亿,而格力则停留在1879亿。
格力奉行的是大品类策略,以空调业务为主,美的则是多品类策略,多个赛道协同发展。从销售的角度,对格力而言不太友好,毕竟是自家的看家品类。
但从毛利的角度,格力则高出美的10个百分点。最终体现的是“营收高差距,净利低差距(美的、格力的净利分别为286亿元、230亿元)”。
从体量或者从未来天花板的维度,于格力而言,显得不太乐观。
我们知道,品类定位的逻辑源于消费者“用品类思考,用品牌表达”。
也就是说消费者在购买空调的时候,会想到格力,因为格力=(好的)空调。
正如消费者遇到或可能遇到上火情况的时候,会想到王老吉。买车注重安全,会想到沃尔沃。所以,最开始定位派是非常推崇“空调=格力,格力=空调”这个逻辑的。
当然,任何理论都是有其局限性,你选择了什么方向,则意味着放弃了另外一个方向。有边界感的理论,才有可能成为经典的理论。
非验证公理(即使是公理,也存在其特定的局限性)之外的观点肯定具备其较明显的边界性。也就是在承认适用性的同时,也需要清晰其不适用性,没必要为了说服而说服。
所以我们认为,品牌定位是有局限性的,承认这种局限才可能不被局限。
当然,关于品牌定位,你想做什么是一回事,以及你能做则又是另外一回事。这需要在“我想”和“我能”之间权衡。比如你的产品力是否足够支撑,是否能铺到接触消费者的渠道,你的期间费用能否支持等等。
品牌定位是有意义的,但更重要的是如何让这个定位有效落地。只给方向,不关注落地,都是一种“偷懒”行为。
企业的战略,特别是大企业,往往在于掌握了特定的关键因素,以及组织之间形成要素的协同,才会施行某一品牌策略。
我们听到的很多说法,在于“屁股决定脑袋”这句有点粗俗的大白话,即位置决定说法。
不要只看到别人说了什么,同时也要思考对方为何这样说。
信息是冗余的,但我们可从出发点的角度进行归类,那么我们对信息就会有更进一步的认知。
这里可用黄金圈法则的逻辑进行分析,以某圆心为核心,从外到内分别是what、how、why。
说什么是what,这是最外层要表达的信息。我们看很多从事某行业或行业内某板块的人,都会极力去验证自身存在的合理性,以及为自己能提供的价值正名。
专业人士自是会从专业的角度去看待,但也可能会一叶障目,陷入到片面性。原因可能有二,一是不知不觉陷入局中,也就是无意识的。二是有意为之,其实很多人很清晰,只是由于“公关”角度而有所包装。
怎么说是how,我们其实发现即使说的是同一件事情,但阐述的角度不一样,则表现出来的内容观感可能会千差万别。
为什么说是why,我们看到了很多信息,其实在很多时候,信息并不算护城河的东西。信息提供者背后的原因,才是我们需要进一步探究的。这个是战略或者说是战术层面,看到的表面信息只是最终定格的战场。
经营逻辑>品牌逻辑,更重要的是具备生意逻辑。
为了让大家更加容易理解经营逻辑和品牌逻辑,我们用五个板块进行拆分,在拆分之前先在这里对于品牌进行一定地理解:
为了形成品牌,则需要做两件事情,一是建立人设(基础工作),二是传播人设(让更多人知道你的人设),进而让人设成为消费者购买决策的驱动力之一。
如果从营销4P的角度,品牌更多的是promotion的推广层面。当然,在传递什么信息之前需要确定需要说的信息,也就是品牌信息屋的构建。
营销4P逻辑,其实就是生意的逻辑。当然,营销之前说的需求,属于需求端层面,而4P则是供给端层面。发现价值是需求细分,创造价值是产品及价格,传递价值是渠道和推广。
这五个板块分别为:细分赛道、企业资源、商业模式、营销4P组合、promotion推广。
细分赛道是选择切入的细分市场。商业模式是选定的盈利机制。企业资源是在这个赛道以及商业模式之下具备的优势。营销4P组合是在这大三件确定的情形下进行落地:生产什么样的产品,定什么价格,然后选择什么渠道,最后是选择什么样的方式推广。promotion推广是建立及推广人设。
最近和很多甲方做VP/品牌总监的朋友聊,在面试的时候非常注重对方是否有生意逻辑。当然,长期主义的品牌肯定是极其重要的,但需要考虑的是,如何在起步或成长阶段权衡生意的逻辑。
初创品牌一般需要具备三大优势(之一):渠道优势、产品优势、先发优势。
比较纯品牌的思维呢,我举个例子,就是初创品牌的时候,这样的思维呢首先会想到的就是品牌口号、品牌故事、品牌屋、品牌的传播应该是什么样的。
当然,这些本身都是需要的,但并非全部,同时也不是最本质的东西。
面对初创品牌,有几个核心优势:
一是渠道优势,你能不能铺进特定的渠道(特别是线下)。
二是产品优势,虽然你没有渠道优势,但是假如你“掌握核心科技”,让你的产品足够脱颖而出,这也是一种独特的优势。
三是先发优势,就是你敢在大家都不敢做的时候,你先做了,这也会成为一个核心的优势。但这个太考验创始人的禀赋和魄力了。这要求他看到大多数人看不到的地方,同时也敢做大多数人不敢做的事情。
渠道优势的建立,在于你有没有手里掌握一定的渠道,渠道这个更多的是你的人脉关系。当然,这也是线下渠道的一个特点,所以很多品牌在初创期间都会优先选择负责渠道的人。
因为你的产品能铺进渠道会有两个核心优势,一是你有机会让顾客买到,二是在铺陈的过程中你已经完成品牌知名度的任务了,并且占据了固定的点位资源。
铺进渠道还有个非常重要的东西,那就是你价格体系的管控。要保证渠道商能赚取丰厚的利润,同时你也能取得不错的净利。这里还有对比的逻辑,就是相比其他同类货架产品而言,经销商推广你的利润更高,那他就会更卖力去推你。
这里的高利润,有两个点,一是你的价格相当,但你具备成本优势,二是你的成本相当,但你具备溢价优势,就是你的产品卖得更贵。
我们知道,初创企业面临的一大问题就是生产多少产品合适。生产多了,怕卖不掉,生产少了,怕成本高,以及有人买,但没产品。
而找到渠道的负责人则是在于预估大致的销量,从而知道整体的成本和利润,进而进行人员和预算上的分配。
有产品优势的话,可以跟渠道进行对赌,如果你的产品足够抗打,复购率很高,于渠道而言也是乐意助推的。当然,这个也适用于线上,抓的是复购人群。可以在前期付出较大程度的流量成本,然后依托于抗打的产品力做复购提高利润。
先发优势,就是在大家看到一点甚至都还没有苗头的时候,你去做了。正如巴菲特所说:在别人贪婪的时候恐惧,在别人恐惧的时候贪婪。这个就非常考验创始人的判断力,以及笃定力。有点天赋异禀以及背水一战的感觉。
而资金优势则是上述三个优势的超级BUFF,你可以在优势基础之上更快速叠加优势。渠道铺得更快,产品力护城河垒得更高,先发起步更快。
当然,特定品类会有批复优势,也就是拿到相关部门的白名单。这个相当于特定的资源优势,所以一些企业除了本身建立良好的TOG关系之外,也会挖相关部门背景的人员。
说到优势,其实还有一个就是人力管理优势,也就是团队管理优势。主要就是团队管理的逻辑,如何做到组织科学管理,做到降本增效。我们看到很多初创品牌的反面案例,在初期的时候依靠单兵作战取得较好的效果,但达到一定规模后在人效以及内耗上都不尽人意。
很多我们看到的“品牌功劳”,更多的是一种“公关必须”。
我们看到的,都是别人想让我们看到的,这句话在品牌领域里面也非常适用。从生意出发,起到的作用是多因素的,我们很难以单一因素进行评判。但很多人会从自己的角度,找到自身位置的验证点,从而强化其合理性。
我们经常和很多品牌方的朋友一起workshop,大家不约而同在透露着一个信息:可能有些项目我们做成了,但说实话,其实我们自己也没有想清楚为什么。外部人员好像比我们自己还懂,给我们梳理出了一系列品牌的战略打法,而我们“却不知道”。
如果你去问甲方市场部品牌部的人,肯定会告诉你在一系列市场品牌打法之下,然后取得了如何如何的成绩。因为这个跟他们的kpi考核息息相关,很多商业模式都是粗暴的,这个粗暴可能是占据了独特资源,或者说踩中了某个风口。
创业有时候就是这样,你做着做着好像又看到了一些可能性。很多事情无法预料,因为市场是快速变化的,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上坡,也可能遇到下坡。
同时,跟一些创始人/联创聊的时候,其实会聊到一些很核心的单项性战略。商业模式或者说壁垒的东西其实很简单粗暴,就是你能占据某个核心资源,这个资源直接产生动销。
当然,外部的很多形而上或者说基本配套的东西也很重要,但最终还是依靠核心资源。
品牌可以锦上添花,但却做不了雪中送炭。或者说他们是台前的东西,更容易被大家看到,而幕后的东西本身难被发觉,并且核心要旨一般也不会对外。
所以更多的时候,我们能从外部学习到的,往往正是内部希望我们只能学习到的。
总结:
用一句大白话来说,“屁股决定脑袋”,如果你看到一个观点,可以试图去揣摩下对方这样说的目的到底是什么?很多人谈论某个要点的重要性,主要是为了自身的合理性。
敬畏是保持进步的良药。聪明的人不少,但敢于质疑自己的人不多。保持敬畏,才能离商业更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