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章来源:设计IN台湾 (id:designinTAIWAN)作者:玩点儿酷的视觉
原文链接:聂永真、冯宇,早就为“摆摊”的设计美学做好了样板!
2020,“摆地摊”突然火遍互联网,各种段子相应出现,但其实,地摊经济在生活中发挥很大作用,这一场微创业不比作一家创业公司简单。
在中国台湾,夜市是必不可少的存在而小摊贩也是城市中的一道风景线,传统的菜市场更是当地生命力的表现。
在2016台北世界设计之都「台北街角遇见设计」活动中,小招牌制造所就将「设计x传统」相结合,在传统市场洒下设计创意的种子。
设计师们深入台北市传统庶民场域,从2015年8月开始策划,靠着一步一脚印,实际走访台北市传统街区。
主动询问店家参与意愿,邀请有兴趣的店家参加说明会,并安排设计师与店家见面讨论,深入了解店家的故事背景,贩售物品后,媒合适合的店家实际进行招牌改造,最后选定8个街区,共52家店。
明阳有机蔬果招牌设计前。
设计师聂永真为明阳有机蔬果设计招牌。
大直市场小招牌计画也回应了以小搏大的精神,过去外界普遍认为,设计都是服务一些文青店家或是菁英阶层,而大直市场就是精采的范例,即使是逛菜市场,也能感受知名设计师作品。
设计师聂永真分享此次参与改造的3面招牌,都是以立体图样为主,让民众可以很快的看见招牌趣味并受吸引,他表示自己过去做的风格比较冷酷,要做比较亲和的作品是此次最大的挑战,过程中也学习让自己的设计更放松,更亲切。另外一位插画家林韦达则认为,招牌代表着店家的识别标示,要兼具美感和特色,希望藉由此项计画,能提升民众的美学素养。
佳龄手工水饺招牌设计前。
设计师聂永真设计的立体水饺公仔,让老板娘相当满意。
接受改造的店家,同时也是大直市场摊商自治会长黄祥金则开心的说,很感谢3位参与的设计师,让招牌不但保留店家特色更传达温暖的人文情感,没想到市场也可以具有设计美感。
大直市场9面招牌分别由设计师冯宇,林韦达及聂永真操刀设计,设计师透露,设计上的最大挑战就是,市场招牌不只要具有美感,还要能与周边环境融合并能代表店家特色设计师冯宇受访时曾表示:「我们想做一个给小朋友看的招牌,让他陪着家人逛市场时能够留下记忆点,也许在他长大之后也会带着小孩来逛,让记忆一代代传承下去。」
万得兽肉号改造前。
设计师冯宇为万得兽肉号所设计的招牌,色彩鲜明,跳脱传统更年轻化。
而由冯宇所设计的店家「万得兽肉号」,如何跳脱出肉铺的印象?
经过访谈,发现老板贩售的正八里黑猪肉有其独特性,希望客人能吃到最好的食材,因此用黑色代表黑猪肉的纯正血统,金色代表高级与品质保证,并运用文案让客人视线聚焦,完成安装后,显示出肉铺的无限可能!
鼎A9肉类食品改造前。
插画家林韦达设计的招牌,既保留店家特色又兼具美感,老板黄祥金(后)同时也是大直市场摊商自治会长与妻子(前)在招牌前开心合影。
另外由林韦达设计的「鼎A9台湾肉类食品名产」贩售各式肉松,肉干,与店家沟通后发现,这些商品都是透过「鼎」烹煮。
因此以店名鼎的字意为概念,设计肉在锅里煮的图样,带出店内提供的肉类制品,用腿肉的外框增强意象,希望跳脱出传统的样貌,建立新形象。
设计师聂永真从2013年即开始参与小招牌制造所计画,今年他非常期待能将设计带入更多场域,与传统市场相结合!
聂永真分享「每次和招牌店家的沟通都是不同的沟通技巧学习,你必须站在店家生活的身份和设计师的美感坚持之间,而且你还必须不能分心,因为每个店家的东西都看起来太赞了,还没工作就忍不住买一堆商品回家呢!」
此次合作,也让他回忆起小时候与妈妈一起逛菜市场,新鲜的当季食材以及浓浓的人情味,一直是台湾传统市场给人的第一印象,传统市场招牌常常都以斗大的字体,鲜艳的颜色吸引顾客目光。
这次他突破以往的框架,为「佳龄手工水饺」的设计是相当吸睛的招牌及公仔,最主要识别为一颗下吊的水饺公仔,一进市场就可以被看见!
聂永真表示整洁,明亮是第一眼看到店家的感觉,希望保持这个氛围,并且加做一个能够立即吸引消费者视线的装置。
所以他以白色为设计基调,标志使用圆体,除了可以和水饺本身意象连结,还能增加亲切感,立体招牌也改善了旧有市场招牌规划中仅有单面呈现的缺点,为传统市场注入一股清新活力。
大直市场成功改造的店家中,有的经营了至少40年,店家希望能藉由设计师的专业,提供给消费者更年轻的形象,带进更多年轻人有意愿进入传统市场消费。
进入到设计阶段后,设计师一次次与店家讨论图稿,到正式施作,悬挂,从原本制式化招牌设计,转变为插画,公仔,漫画等丰富风格,让店面显得更活泼有朝气,甚至主动将摊位整理的更加整洁,也成为其他店家观摩学习的对象。
8号极品海鲜改造前。
设计师聂永真为海鲜店设计的招牌,以布帘为主体,加上立体海鲜模型穿插,犹如海鲜正活跳地藏在布帘当中,老板娘开心与改造招牌合影。
像是8号极品海鲜店家老板看见完成招牌后,兴奋地说「没想到招牌可以这么活泼!」,而佳龄水饺老板娘则是在安装招牌后,主动自掏腰包出钱装设轨道灯,重新改变店面的灯光色调,「我把原来的灯改为更温暖的颜色,让顾客有新的感受!」用灯光打亮招牌,让客人在远处即可看到水饺公仔。
阿坤现捞鱼改造前。
设计师冯宇为大直市场阿坤现捞鱼所设计招牌,并与商家合影。
台北有很多生活良物就是这样存在于日常生活中,当地人享受着同时也忽略着,而街角遇见设计正是期待透过设计师的眼睛与品味,重新唤起人们对日常生活习以为常之物的注意,一点小改变,可以获得更多。
设计之都小招牌制造所已推动了8年,发掘台北街区的美感,原来设计就是生活,可以有故事,有温度,从生活环境入手,将设计深入市民生活,来创造民众有感的生活改变。
福家滴鸡精改造前。
设计师冯宇为福家滴鸡精设计的招牌。
2020,“摆地摊”的“大火”让许多年轻人对这项看似自由的职业充满了好奇,“全民摆摊”听起来有趣,可许多因素都会影响这背后庞大而又不可缺散的群体的生存。
网上不断有设计师说:“不如我们也去摆摊好了,赚的比接案多”,但如果真有心的话,不妨像聂永真、冯宇等设计师一样,走进摊贩,为他们的招牌和小摊做一番改造更有意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