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章来源:在公关(id:justPRit)作者:姚素馨
原文链接:哈佛论文的传播逻辑和公关知识点
你们知道的,我对于百度的态度是……emmmmmm……所以,看到百度出手怼哈佛大学医学院的是时候,感觉就是“啊?撒?呃……擦!”
哈佛这篇东西,在西方已经传遍了,中国这边也做了正式的回应和各种专业的剖析。瞭望智库的解释,已经很清楚了,可以看下。 真的,有点扯。
另外,作为有优秀“查源”习惯的PR人,也可以看看这篇哈佛出品的文章原文。后台回复“哈佛”可以索取。
个人建议可以看看。真的,比如我,作为的一个日常黑母校的二本毕业的工科学士,觉得自己可以吊打哈佛的机会,人生中能有几次,是吧。
因为还在准备课件,就简单说几句,这篇文章里面的PR知识点。
1、 发布者的关键作用
我没说这篇文章是哪方势力找来写的“命题作文”,我们平头百姓不懂这些。
但是,哈佛大学医学院什么江湖地位大家都知道的。文章在很短时间内就被广泛引用,大家用起来也都理直气壮的样子,媒体大肆报道,跟这是哈佛发布的,有非常紧密而直接的关系吗,这是跑不了的。
PR不是自说自话,要由第三方来说。(不一定是买的)
如果你觉得自己也找了,但没什么作用,说明你找的机构还不够层级。另外一个例子,想想疫情期间,武汉病毒研究所和上海药物所一起发的“双黄连口服液可抑制新型冠状病毒”的所谓初步发现。
2、定调的重要性
哈佛发了文章之后,把大部分舆论引导到了“中国隐瞒新冠、去年秋天就开始爆发”这个观点之后。想要改变,也很困难。
虽然,世卫组织也说了停车场算法是2的,还有很多专家在说搜索的问题的,这些“正经”的分析和反驳,想要改变前面一轮已经传播过的“定调”内容,依然十分困难。
不要以为都是可以解释的。我们知道的“反转”,根本就是极小比例。某些事情,特别是针尖对麦芒的没有挽回余地的事情,要在第一时间还手。这次中国回应的速度和全面开火的程度,都是OK的。
3、全面回击
很难想象,哈佛的一篇文章,居然被找到这么多可以回击的点。
全面回击和每个点都单独拉出来鞭尸,在国内的舆情上,已经呈现这个特点。因此,策略和内容制作上,没有难度。
问题在于,媒介。这些内容,怎么传出去,让其他人看到。也就是说,对于绝大部分本来就不相信去年9月就在武汉爆发的中国人来说,不需要说服。需要接收信息的,是外面的人。
传播,不是你自己看到了就觉得别人也应该知道,这不可能。不要自嗨。不要自我蒙蔽。
4、预案之外的危机随时会有
百度的微博,被认为是求生欲的表现。
我觉得不是,这就是很正常的危机处理。这批数据,百度是能说清楚的,而且一拉3年的数据就很明显的没有什么“突然增加”。快速回应,说得足够清楚就好。
我们要说的是,头部企业,分分钟被卷入这种“大争斗”,是很正常的。谁让你是头部,谁让你占了最多的份额。美国自家那个乱事,脸书因为不肯给大总统打标签,不也在风口浪尖吗?作为头部,适应随时会有的状况,就是日常工作。
现在新兴行业,有很多新的头部企业出来,成为或者即将成为独角兽。淡定,负面一定会有的。古人说了,枪打出头鸟。
5、要有话语权
听到“靠产品说话”这种调调,PR通常表现上微微一笑,内心万匹草泥马奔过。产品是不能直接完成品牌积累和为企业争取话语权的。一旦出现危机,没有什么还手余地。
PR看重的,是平日里的品牌印象和关键时刻的话语权。
话语权,包括要有说话的能力和说话的权力。否则,只能挨打。
说话的能力,是指要有解析能力,就是人家说的事情,你能在专业角度上杠回去吗?人家分析的报告,你要能看懂,还要找出毛病,这才管用。律政剧看过吗?双方律师Battle。
说话的权力,你能去哪儿说,谁替你说。话语权,是PR必争的。清者自清,是个话术。说说而已。别当真啊。
其实,我个人还蛮想知道,国外那些传播哈佛这篇文章的有名有姓的精英人士,是真的看不出问题吗?这篇翻车,真的还挺严重的啊。
作为一个工科生,本科论文开题,你跟导师说,你准备数数医院停车场的车,来证明就医人数猛增,然后得到结论就是因为某一种疾病导致的。你觉得你能通过开题吗?我是导师,我就直接拿纸拍你脸上了。